進學解 韓愈
原文: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召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於業,可謂勤矣。
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
沈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莊騷,太史所錄。子雲相如,同工異曲;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學,勇於敢為。長通於方,左右俱宜: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
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暫為御史,遂竄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飢。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
先生曰:吁!子來前。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餘為姘,卓犖為傑,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下,卒老於行。荀卿守正,大論是宏。逃讒於楚,廢死蘭陵。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入聖域,其遇於世何如也?
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文雖奇而不濟於用,行雖修而不顯於眾。猶且月費俸錢,歲糜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窺陳編以盜竊。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閑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財賄之有亡,計班資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
==================================
解釋譯文如下:
國子先生清晨來到太學,把學生們召集來,站在講舍之下,
教導他們說:學業靠勤奮才能精湛,如果貪玩就會荒廢;
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隨潮流就會毁掉。
當今朝廷,聖明的君主與賢良的大臣遇到了一起,
規章制度全都建立起來了,他們能鏟除奸邪,提拔賢俊,
略微有些優點的人都會被錄用,以一種技藝見稱的人都不會被拋棄。
仔細地搜羅人才、改變他們的缺點,發揚他們的優點。
只有才行不夠而僥倖被選拔上來的人,
哪裡會有學行優長卻沒有被提舉的人呢?
學生們,不要擔心選拔人才的人眼睛不亮,只怕你們的學業不能精湛;
不要擔心他們不公平,只怕你們的德行無所成就!
話還沒說完,陣列中有個人笑著說:先生是在欺騙我們吧。
學生跟著先生,到今天也有些年了。
先生口裡就沒有停止過吟誦六經之文,手裡也不曾停止過翻閱諸子之書,
記事的一定給它提出主要內容,立論的一定勾劃出它的奧妙之處。
貪圖多得,務求有收獲,不論無關緊要的還是意義重大的都不讓它漏掉。
太陽落下,就燃起油燈,一年到頭,永遠在那兒孜孜不倦地研究。
先生對於學業,可以說是夠勤奮了吧。
抵制排除那些異端邪說,驅除排斥佛家和道家的學說,
補充完善儒學理論上的缺陷與不足,闡發光大其深奥隱微的意義,
鑽研那些久已失傳的古代儒家學說,還要特别廣泛地發掘和繼承它們。
阻止異端邪說,像攔截洪水一般,
向東海排去,把將被狂瀾壓倒的正氣重新挽救回來。
先生對於儒家學說,可以說是立了功勞。
沉浸在如醇厚美酒般的典籍中,咀嚼品味著它們的菁華,
寫起文章,一屋子堆得滿滿的。
上取法於虞、夏之書,那是多麼的博大無垠啊,
周誥文、殷盤銘,那是多麼的曲折拗口啊。
《春秋》是多麼的嚴謹,《左傳》又是多麼的鋪張。
《易經》奇異而有法則,《詩經》純正而又華美。
下及《莊子》、《離騷》、太史公的《史記》,以及揚雄、司馬相如的著述,
它們雖然各不相同,美妙精能這一點卻都是一樣的。
先生對於文章,可以說是造詣精深博大而下筆波瀾壯闊了吧。
先生少年就知道好學,敢作敢當,長大以後,通曉禮儀,行為得體。
先生對於做人,可以說很成熟了。
可是呢,在官場上不被人所信用,私交上也沒人幫助你。
你就如同狼一樣,往前走會踩住自己的頷肉,往後退又要絆着自己的尾巴,
一舉一動都會招來過錯。
當了一段時間的御史,又被貶逐到邊疆那麼遠的南方。
當了三年的博士,不算短的時間,也沒表現出甚麼政績。
你的運氣就像與你有仇似的,早晚總要弄得一敗塗地。
冬天天氣暖和,你的孩子還要喊冷;
年歲本來富庶,你的妻子還要喊餓。
頭髮也掉光了,牙齒也缺了,你就是死了,又於事何補呢?
你不想一想這些,還要來教訓人,這是為甚麼呢?
先生說:咦!你走過來這裡聽我說,粗木料做房樑,細木料當椽子,
壁柱、斗拱、梁上短柱、門樞、門橛、門閂、門兩旁的木頭,各得其所,
用它們把房子建成,這可是工匠的技術呀。
地榆、朱砂、天麻、龍芝、車前草、馬勃、破朽的鼓皮,兼容並蓄,
一無遺漏,預備日後派上用場,這可是醫生的好習慣呢。
既明察又公平地選拔人才,能力強的和能力弱的都能一起量材錄用,
委婉隨和是一種美德,超然不群則可叫做傑出,
比較、衡量各人不同的優缺點,根據他們的才能給予合理的任用,
這就是當宰相的本事了。
想當初,孟子喜歡辯論,孔子之道才得以發揚光大,
可是他的車跡遍於天下,卻最終在周遊列國的途中度過一生。
荀卿信守正道,其博大的學說才得以弘揚,
可是卻為了躲避讒言逃到楚國,最後被廢了官職,死在蘭陵。
這兩個了不起的學者,說的話就可以當作經典,
一提腳的動作,都可成為別人效法的準則,出類拔萃,真能達到聖人的地步。
他們在世上的遭遇又是怎樣的呢?
今天,我學習雖然勤奮過人,卻没有甚麼系統;
話雖然說得多,卻抓不到重點;
文章雖然奇特,卻不能起點實用;
道行雖然修習了,在一般人中卻都顯現不出來。
就這樣,還每年每月花國家的錢,吃國家的飯,
孩子不懂種田,妻子也織不出布。
騎馬行路時,奴僕跟在後面。
自己不費力就可安然地坐下吃飯。
行事老是按著世俗常規去做,學問不過是沿襲竊取古書上的道理。
然而聖君不加罪責,大臣也不予指斥,這難道不已是我的僥倖了嗎?
動不動就受到别人的毁謗,可是名聲也隨之增大了。
被棄置在無關緊要的位置上,這正是理所當然的事。
如果還要計算財產的有無、官階的高低,
忘記了自己的才能到底有多少,還要指摘別人的毛病,
這就真好比是去責問工匠,為甚麼不拿小木樁來做廳堂的大柱子,
或非議醫生為甚麼用有輕身明目效用的菖蒲,
而不用有排瀉作用的豬苓去使人延年了!
賞析 韓 愈《 進 學 解 》
《進學解》之主旨韓愈作《進學解》之主旨大約有三點: 其一是嗟怨有才不得用, 有司不得明。韓愈在文中指出自已博學能文, 致力於發揚儒家之精微, 又「業精」、「行成」, 學業精進, 行為品德又有所成就, 可是卻不為世所用,「投閒置散」, 更「跋前躓後」、「動輒得咎」, 韓愈把這一切都歸咎於有司的不公不明。
其二是自述為學為文已達閎中肆外之地。韓愈在文中指出自己文章的精微,更吸收了各家的精華, 所以文章的內容廣博豐富, 形式又恣肆雄放。而在為學方面則以儒家為標準, 載道斥佛老。
其三是自嘲, 實自負為孔、孟、荀之傳人。韓愈在文中處處自嘲以反映諷刺現實, 發洩不平。通篇表面上是讚美在位者, 但諷刺之意味卻十分重, 韓愈更通過孟、荀之不幸, 襯托自己的懷才不遇, 實自負為儒家之傳人。
《進學解》之內容
本文共分三段, 內容大要如下:
第一段寫國子先生教誨生徒, 提出「進學」的主張:「業精於勤荒於嬉, 行成於思毀於隨」, 勉勵學生應該經常注意學業與品德的修養。跟著韓愈把學生的學習和朝廷的用人聯繫起來:「方今聖賢相逢, 治具畢張, 拔去凶邪, 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錄, 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 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 孰云多而不揚」, 說明政治清明, 聖君賢相很重視人才的提拔和培養, 稍有才能之士都會全被任用, 從而指出多才多藝之人是不會被埋沒的。最後更點出官員之賢明和公平,「諸生業患不能精, 無患有司之不明; 行患不能成, 無患有司之不公。」
第二段寫學生對國子先生所提出的「進學」主張表示懷疑, 指出了先生在「為學」、「於儒」、「為文」及「為人」四方面皆有所成績, 但在政治上還是不免動輒得咎, 屢遭貶謫。「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 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廣泛閱讀六藝和諸子百家的著作, 又勤學不倦,「焚膏油以繼晷, 恆兀兀以窮年」, 指出先生為學之勤,「先生之業, 可謂勤矣。」
接著點出「先生之於文, 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意思是說國子先生的文章內容宏博而形式恣肆雄放、暢達。這都是由於先生能適當地吸取前人的精華,「上規姚姒, 渾渾無涯。周誥殷盤, 佶屈聱牙。春秋謹嚴, 左氏浮誇。易奇而法, 詩正而葩。下逮莊騷, 太史所錄, 子雲相如, 同工異曲。」故此先生之文章也十分精妙, 可以媲美前人。最後, 學生再稱讚「先生之於為人, 可謂成矣。」指先生的品格完美, 通曉事理, 待人處事各得其宜,「少始知學, 勇於敢為。長通於方, 左右具宜。」以上四點皆是學生對先生的讚揚, 可達「業精」和「行成」之境地。然而學生立刻提出疑問, 先生既然學問、行為都有所成, 但卻「公不見信於人, 私不見助於友」, 既得不到朝廷的信任重用, 又得不到朋友的幫助, 又處處碰壁, 每個舉動都容易得到罪咎,「跋前躓後, 動輒得咎」, 更被流放到邊遠之地, 雖為國子博士, 但閒散, 無表現, 多次遭遇失敗, 運氣甚差。「三年博士, 冗不見治。命與仇謀, 取敗幾時。」以至「冬暖而兒號寒, 年豐而妻啼饑」, 兒子和妻子都沒有安定、舒適的生活。最後學生更以詰問的語氣說:「不知慮此, 而反教人為?」通過生徒這番質詢, 作者含蓄地諷刺身居高位的權貴不辨賢愚, 以發洩自己大才小用的牢騷和憤慨。
第三段從寫國子先生回答學生的疑問, 進一步申論自己的進學主張。作者用木匠取材建屋、醫生施藥治病為喻:「大木為杗, 細木為桷。施以成室者, 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 赤箭青芝, 牛溲馬勃, 俱收並蓄, 待用無遺。」說明工匠使不同才料都能派上各自的用場, 做到物盡其用; 醫師收集不同的藥物, 用它們治療不同的疾病, 做到藥施其宜, 以比喻宰相用人治國, 賢明公正的人都得選用, 同時「雜進巧拙, 紆餘為妍, 卓犖為傑, 校短量長, 惟器是適」。韓愈再舉出孟子、荀子的不幸遭遇來襯托自己:「孟軻好辯, 孔道以明, 轍環天下, 卒老於行。荀卿守正, 大論是弘, 逃讒於楚, 廢死蘭陵: 是二儒者, 吐辭為經, 舉足為法, 絕類離倫, 優入聖域」。作者的這番說話, 充滿對兩位大儒生前遭遇的同情, 也包含著對世道的憤慨。跟著, 他又談到自己「學雖勤而不繇其統, 言雖多而不要其中, 文雖奇而不濟於用, 行雖修而不顯於眾」, 及「乘馬從徒, 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 窺陳編以盜竊」的庸人, 說自己不追隨儒的道統, 只懂襲取古人的說法而成著作, 其實這些都是反語, 世俗因循苟且之輩皆安然無恙地坐食廩粟, 自己耿介拔俗卻窮愁潦倒。
最後更說自己的「指前人之瑕疵, 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 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 欲進其豨苓也」。在此韓愈又自嘲己之指責權貴, 有司之不明不公是不自量力的做法, 較之於孟、荀, 自己應該心滿意足安於現狀。
韓愈對寫作古文的見解
韓愈認為寫作古文的思想內容應以儒為準, 載道斥佛老,「觝排異端, 攘斥佛老, 補苴罅漏, 張皇幽渺, 尋墜緒之茫茫, 獨旁搜而遠紹, 障百川而東之, 迴狂瀾於既倒」。一個學有所成的儒者, 必須勤學:「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 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記事者必提其要, 纂言者必鈞其玄, 貪多務得, 細大不損。焚膏油以繼晷, 恆兀兀以窮年。」並要堅守儒家道統, 補救儒家學說缺漏, 發揚其精微理論。
而散文的作法是應好古文辭, 推崇三代兩漢之書、六經百家之言:「沈浸濃郁, 含英咀華, 作為文章, 其書滿家。上規姚姒, 渾渾無涯。周誥殷盤, 佶屈聱牙。春秋謹嚴, 左氏浮誇。易奇而法, 詩正而葩。下逮莊騷, 太史所錄, 子雲相如, 同工異曲。先生之於文, 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韓愈在尊重經典和道統的基礎上, 又能重視莊子、屈原以下的散文和辭賦的藝術成就, 並取其精華, 充實自己的作品, 因此他的散文寫得氣勢浩瀚, 文采煥發, 取得極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