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 蛇 者 說
【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後人謂之柳柳州。西元773至819年,中唐河東解縣人,著有柳河東集。
自小精敏絕倫,受父親影響,關心國家大事,體恤民間疾苦,痛惡爭權奪利之奸臣。幼年,在母親教導下,誦讀詩賦典籍,立下為國忠之志。二十一歲,中進士,任國圖書管理之職,發奮求學,博覽群書,考取「博學鴻詞科」。時王叔文執政,裁抑宦官,肅正綱紀,宗元被陞為禮部員外郎,積極實行許多開明措施。次年,叔文獲罪,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其間,以讀書著述、遊山玩水自遣,文名益盛。逾十年,詔陞柳州刺史,力圖改善柳州,下令廢除奴婢制度、訂定各種禁令制裁搶劫偷盜、興建學校等,博得百姓稱頌。元和十四年,病死柳州,時年四十七。死後,柳州百姓感戴恩德,與建廟宇追思悼念。
【創作風格】
1. 寓言諷刺小品,故事生動,含意深刻
一、主題突出,寓意深刻
作者通過寓言故事,具體的揭露當時政治的黑暗,其中以《三戒》最著名。這三則寓言故事,寫的是麋、驢、鼠,但用意卻是諷刺醜惡的人情世態。《臨江之麋》諷刺了倚仗權貴、恃寵生驕的得意忘形之途;《黔之驢》諷刺了身居高位而無德無能、外強中乾的「龐然大物」;《永某氏之鼠》諷刺了那些「竊時以肆暴」的得志小人,並指出它們最終不免自取滅亡的下場。
二、善用擬人技巧
他的寓言能善用各種動物擬人,抓住其特徵予以誇張,以寄寓哲理,諷刺政敵,抨擊社會醜惡現實,造意新奇,諷喻生動,幽默犀利,如《蝜蝂傳》,以蝜蝂比喻那些貪得無厭的人物。
三、語言短少精煉
柳宗元的寓言篇幅短少,文辭簡樸而犀利,但總能抓住平凡事物的特徵加以想像、誇張,創造出生動的形象,表達出深遠的寓意。柳宗元寓言小品的成功,使原屬先秦散文一個片段的寓言故事,發展成為一種獨立完整的文學作品。
2. 傳記取材於下層人物,借題發揮,有強烈的諷刺性
柳宗元的傳記散文也有獨到之處。它大都取材於被侮辱被損害的下層人物,而且往往借題發揮,具有強烈的批判性。如《捕蛇者說》通過蔣氏三代冒死捕蛇以抵償租稅的痛苦經歷,及其鄉鄰十室九空的記述,有力揭露賦稅之毒甚於毒蛇的社會現實,寓意深刻。柳宗元寫作傳記散文,首先是從批判現實的角度選取人物,然後選擇其重要事件,加以適當的剪裁,因而人物具有典型性。
3. 山水遊記滲透著痛苦、抑鬱的情懷
一、寄託深遠
他的山水遊記,並不是純客觀的描繪自然,而是滲透著自己的痛苦的感受和抑鬱的情懷。在作品中,他往往透過景物描寫,抒寫他的不幸遭遇和對現實的不滿。《永州八記》是他的代表作。這八篇遊記的特色是表現了人和自然共鳴的意趣,他筆下的山水彷彿是有情感的「知己」、與他的心情處境協調一致。如《鈷鉧潭記》敘述購得勝景的由來,反映了官租私券對人民的剝削,抒發了他不能忘懷「故土」的抑鬱心情。又如《鈷鉧潭西小丘記》既刻劃了石頭的神氣、動態,又描寫了小丘的優美景色,同時也借小丘的被棄,抒發了自己不遇於時的感慨。
二、描繪細膩
柳宗元的描寫景物生動細緻,有聲有色;同時他又能從不同角度、方向、距離來描寫景物,使讀者有如在目前之感。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則純以寫景取勝,無論寫流水、寫樹木、寫岩石、寫游魚,無論寫動態、寫靜態,都細緻入微,富於形象性。
三、善用比喻
柳宗元善用比喻來描繪景物的特徵,令景物形象鮮明突出,如《鈷鉧潭西小丘記》寫石頭負土而出,一些石像牛馬飲於溪,另一些石像熊登山,通過以動寫靜的手法,將小丘的奇石具體地描繪出來。
四、文筆清麗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文筆精練、生動、秀美,能夠將筆下山水風景寫得詩情畫意。同時,他又往往將其受遭謫的悲憤和懷才不遇的痛苦寄寓文中,如《鈷鉧潭西小丘記》以唐氏之棄地比喻他是唐室的棄臣,融入情景,為後世遊記散文奠下了穩固的基礎。
4. 論說文
他的論說文,多用來闡述他的哲學觀點和政見。如《封建論》,論述帝王受命於人,不在於天,「郡縣制」必然取代「封建制」。總的來說,他的論說文結構嚴謹,推理明晰,條理井然,明快流暢,氣勢勁健有力。
【原文】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禦之者。然得而腊之以 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於 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如何?」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 ?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嚮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餓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 ,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 四五焉。非死即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 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於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註解】
〔永州〕州名,今湖南零陵縣。 〔齧〕咬,噬也。
〔腊〕風乾肉類也。 〔餌〕藥餌。
〔大風〕大痳瘋也。 〔攣踠〕手腳曲而不能伸直也。
〔漏癘〕頭腫生惡瘡。 〔死肌〕腐爛的肌肉。
〔三蟲〕三尸之蟲。 〔太醫〕官名,主醫藥。
〔汪然〕出淚貌。 〔蹙〕困苦也。
〔殫〕盡也。 〔頓踣〕困頓倒地。
〔呼噓毒癘〕呼吸毒氣,癘:疫氣。 〔隳突〕騷擾也。
〔恂恂〕小心謹慎。 〔缶〕瓦罐。
〔弛然〕放心也。 〔熙熙〕快樂也。
〔觀人風〕觀察風俗之善惡也。
【賞析】
這是作者貶永州時所作。文章記述了永州蔣氏訴說三代冒死捕蛇,抵償賦稅的痛苦遭遇和廣大農村十室九空的荒涼景象,揭露了統治者橫征暴斂,殘酷剝削人民的罪行。展現安史之亂後六十年間廣大農村破產流亡的悲慘圖景。
「少年得志,一黜不起」來敘述柳宗元生平最是適當不過。其傑出作品皆作於貶謫之後,由於他深入社會,接近民眾,所以作品反映了窮苦民眾的生活情感。他的寓言在這方面表現的淋漓盡致,短小警策,意味深遠,含蓄犀利,富諷刺特色,在這篇補蛇者說中,正闡明了苛政猛於虎的道理。
以伊索寓言或國中研讀的愚公移山談論本文性質,本文雖不像憑空杜撰,但同樣寓有明確主題。柳宗元作此文時,正值李吉甫上國際篇,煩賦苛斂,民不聊生。他以補蛇的小人物諷刺國家財計不當之弊病,以永州一地反映舉國皆然的民生疾苦。
全文委婉諷刺為政者不恤民生,脫胎於禮記苛政猛於虎。現在已不是以前的君主專制時代,自然不會有柳宗元那時嚴苛的法令,而行政人員、民意代表也皆由人民選出,處於民主時代的我們,怎可不惜福呢?但要是我們選出了危害國家的人來統領我們,又和被以前的賊子亂臣害國擾民有何不同呢?如何讓我們的社會再向民主邁進實是全民必需共同研習的作業?(如拒絕賄選、選賢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