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蘭亭集序-王羲之



這是王羲之調任會稽縣令兩年後與友人聚集的曲水流殤宴序文,席間幾分醉意的他想起晉朝家國之憂及個人生死虛幻之情,不由得悲感交集真情流出,帶著酒神的催化作用感性紓發而出,後來王羲之自認為是平生最好的作品,因此,囑付後代子孫保管流傳,到了唐代太宗皇帝上最愛王羲之的各種書法,唯缺蘭亭真本,故查遍全國得知藏於王羲之七世孫智永手中,太宗派蕭翼御官假扮書生賺得蘭亭真本,太宗得真本甚為至喜,令書官抄襲臨模上千本功官員品味,太宗評王羲之此本為盡善盡美之作,為此卷贏得天下第一行書之美譽.清乾隆皇也非常喜愛王羲之的字,曾在養心殿置三希堂其中一卷就是快雪時晴帖.我手邊恰有友人送我竹簡臨刻本一卷,我自己也非常喜愛王羲之的書法和王羲之其人,每覽其冊都有一種感同深受之憾,想人生只不夠數十寒暑何以世人都執著在名利上糾纏打轉,是是非非本不就是虛空的虛空嗎,人,為何都要到那底才會休乒和諧止盡呢,面向水是好的.水的流逝一切盡逝,不作他想,不應多作他想.永嘉之禍以後東晉時期,簡牘之類文章盛行,其中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內容敘述人生哀樂相隨的感嘆,以及老莊的自然觀,頗能代表當時士大夫的價值觀。著名的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背景也發生在東晉時代。蘭亭序 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貼》。行書法帖。東晉穆帝永和九年(西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藍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並由羲之作序。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是王羲之書法代表之作,是著名的行書法帖。存世唐摹墨蹟以“神龍本”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此墨蹟傳為馮承素摹本。 
  原文及譯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脩褉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西元三五三年),歲次癸丑,農曆三月初,為了舉行修褉之典,大家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聚會,賢達之士都到齊了,年輕的,年長的全都聚於此。這裡有高山峻嶺,茂密的樹林,修長的竹子,又有清澈而湍急的水流,流水環繞,波光映照,把水引成環曲的小渠,將酒杯放在紆曲的水面上,任其漂流,酒杯止於何處,就由坐在一旁的人取飲,大家依次坐在曲流旁飲酒雖然沒有好聽的音樂助興,可是一面飲酒一面吟詩,也足夠暢暢快快地抒發幽雅的情懷。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府察品類之盛,所以遊日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這一天,天清氣朗,空氣清新,吹著溫和的風,倍覺舒服暢快。抬頭可以看到寬廣的天地;低頭可以感到萬物的繁盛。觀賞景物開暢胸懷,足夠讓耳目得到最高的享受,實在是一件愉快的事。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角,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世上的人相處,在一輩子當中,有些人把心中的抱負,在一室之內對知己傾訴;有此人因個人的興趣而寄託情懷,便放蕩逍遙,以追求生活規範以外的自性與快樂。他們雖然志趣不同,靜動有異,但當他們喜歡上某種情境時,卻能暫時感受到心靈上的快意,愉悅地感到滿足,不知年歲即將老去。等到興趣一過,對所追求的事物感到厭倦時,心情便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變化,感慨也跟著來了。先前所喜歡的,轉眼間已成為過往陳跡,光是這種對事物的厭倦就能使人感慨不止,更何況是面對生命的無常呢?生命有長有短那是造化的安排,但最後的結果都不免於死亡。古人說:死與生都是大事,怎能不令人深感痛心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儿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每次看到古人作品感慨的緣由,與我感歎的相符合時(都是為世事無常,人生苦短而感歎),沒有不對著這此文章而歎息悲傷,心裡卻不明白這是為什麼。這才知道把死與生看成一樣的說法是虛妄荒誕的。把長壽的人和短命的人看成沒有分別是胡言亂語的。後人看現在,也如同現在人看過去一樣,唉!真是可悲啊!所以我就列敘了當時一起集會的人,錄下他們所作的詩,即使將來時代不同,世事有差別,但詩人們抒發情懷的方式都是一樣的。後世讀我這篇文章的人,對這些詩文也會產生一番感慨吧!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管晏列傳-史記

    管晏列傳    史記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
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
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
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
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
,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
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
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彊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
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為
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
楚,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於柯之會,桓公
欲背曹沬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管仲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彊於諸侯。後
百餘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
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
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塗,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
父請絕,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於厄,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
不然,吾聞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于既已感寤而
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於是延入為上客。
  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闚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
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
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僕御。然子之意,自
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
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管仲世所
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及稱霸哉?語曰:『將
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方晏子伏莊公尸,哭之成禮然後去
,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
哉!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大意:
   (一)自「管仲夷吾者」至「管仲之謀也」
     記敘管仲因鮑叔之薦任政於齊。
   (二)自「管仲曰吾始困時」至「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引管仲語)說明鮑叔能知人。
   (三)自「管仲既任政相齊」至「政之寶也」
     記敘管仲任政相齊之功。
   (四)自「管仲富擬於公室」至「後百餘年而有晏子焉」
     記敘管仲卒,齊行其政。
   (五)自「晏平仲嬰者」至「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記敘晏嬰以節儉力行重於齊。
   (六)自「越石父賢」至「晏子於是延入為上客」
     (藉越石父故事)說明晏子能禮賢。
   (七)自「晏子為齊相」至「晏子薦以為大夫」
     (藉御之妻故事)說明晏子常有以自下,也喜人有以自下。
   (八)自「太史公曰」至「所忻慕焉」
     抒寫對晏子「見義勇為、盡忠補過」懿行的忻慕。
主旨:抒寫對晏子「見義勇為、盡忠補過」懿行的忻慕。(篇末(八))
文體:形式為應用文(傳記:他傳);內容為記敘文。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班固-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敘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此辟儒之患。
【重要解釋】
1. 者:代詞。用在主謂詞組之後,組成「者」字結構,用以指代人、事、物。
2. 流:流派。
3.:發語詞,提起下文,無義。
4.司徒之官:古代掌教育之官。
5.:動詞,調和,不違逆。
6.陰陽:相對立的事,指國家大事,如天氣四時寒溫等變化。
7.明教化:明,昭示彰顯;教化,政教風化。
8.游文於六經之中:涵泳於六經之中以講習道藝也;游文,潛心文字。游,同遊,優遊,逍遙。
9.祖述堯舜:遠宗堯舜之道;祖述,闡述發揚。
10.憲章文武:近守文武之法;憲章,倣效。
11.宗師:尊崇,傚法。
12.重其言:增強他們學說的重要性;重,加重增加份量。
13.如有所譽一句: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意思是孔子所言,意不在毀譽,忠告善導遵循正道罷了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是說如果於別人有所稱讚的話,那都是有考察實情才講的。
14.然:連詞,但是、可是。
15.惑者:昏庸糊塗的人
16.辟者:邪僻不正之人。辟同「僻」。
17.抑揚:上下進退,有曲解附會之意。
18.苟:連詞。如果、假設。
19.譁眾取寵:諠譁時俗,博取尊寵。譁,誇也,虛誇。寵,尊也。
20.乖析:支離破碎。乖,違也。析,分歧。
21. 浸:副詞。漸漸、逐漸。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重要解釋】
1.:副詞。遍、盡,依照秩序。
2.然後:承接連詞。表示某事接在前句所述事情之後
3.秉要執本:秉,動詞,用手持握;執,動詞,拿著,握著。
4.清虛:清,形容詞,澄淨,純潔;虛,形容詞,不自滿,不驕傲。
5.以:動詞,用。
6.君人南面之術:即帝王之術。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故帝王諸侯見群臣,或卿大夫見僚屬,皆面向南而坐,因用以指居帝王或諸侯、卿大夫之位。泛指居尊位或官位。
7.克攘:能讓。克,副詞,能。如:「不克分身」。
8.嗛嗛:卑遜貌。嗛同「謙」,虛心而不自大。《周易.謙卦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9.四益:有四種益處。《謙卦.彖傳》:「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有益、流、福、好等四種益處。
10.及放者為之:及,動詞,待,等到;放,形容詞,放蕩、不拘束。
11.則:便、就。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12.兼:副詞,盡﹑完全。
13.獨:副詞,僅、但、唯、只。如:「獨善其身」
14.可以:表示具有某種用途。意為可用來…。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重要解釋】
1. 陰陽家:戰國時鄒衍、鄒奭等二十一家,皆研習陰陽曆律之事。後世亦稱籨事擇日占星風水等術的人為「陰陽家」。陰陽,在此是指根據四時、節氣、方位、星象來講人事吉凶的數術。
2.羲和之官:唐虞掌天文之官。《尚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3.敬順昊天:昊天,元氣廣大曰昊天,猶言上天。「敬順」就是解釋上條解釋「欽若」的意思。
4.曆象:歷,所以記數之書;象,所以觀天之器。
5.敬授民時:告民以祭祀、耕作之時。如日月天象之晦、朔、弦、望、四時、節氣等等。
6. 拘者:固執不能變通的人。
7.泥於小數:拘滯於小節。
8.任:信任。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重要解釋】
1. 法家:戰國時的學派,以尚法明刑為主,以李悝、商鞅、韓非等人為代表。
2.理官:職官名。治理獄訟的官吏。
3.信賞必罰:賞賜很講信用,刑罰必然施行。《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故有術之主,信賞以盡能,必罰以禁邪。」
4.以明罰飭法:以嚴明刑罰整飭法紀。《噬嗑.象傳》:「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刻者:苛刻的人。,嚴厲﹑暴虐。如:「苛刻」。
6.傷恩薄厚:傷害恩義,刻薄於當親厚之人。《史記.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及譥者為之,則苟鉤釽析亂而已。
  
【重要解釋】
1. 禮官:職官名。職司禮儀的官。周禮˙春官˙宗伯:「禮官之屬,大宗伯卿一人
2. 異數:猶異等。
3.孔子曰一句:引見《論語.子路篇》。《公孫龍子.名實論》:「正者,正其所實也。正其所實者,正其名也。」
4.譥:音叫,詰也,好攻伐人之陰私也。
4. 鉤釽析亂:言名家之末流,為屈曲破碎支離錯雜之辭。鉤,彎曲。釽,破。析,支離。亂,錯雜。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
  
【重要解釋】
1. 墨家:春秋末年墨翟所創立的學派。學說以兼愛和非攻為中心,主張崇儉、尚賢、節用、薄葬等等。
2.清廟:天子太廟。
3.茅屋采椽:以茅覆屋,以棌為椽,言其質素。采,柞木。椽音ㄔㄨㄢˊ,架在桁上用以承接木條及屋頂的木材。
4.是以:所以,表示因果的連詞
5.三老五更:古天子養老有三老五更,以父兄之禮事之。三老,職官名。漢時掌一鄉之教化。
6.選士:周代稱由各地區甄選、推薦到中央的才秀人士。
.上賢:,尊崇之意。
.右鬼:尊尚鬼神。古人以右為尊。
.非命:反對宿命論。
.上同:指跟在上位的人保持思想一致。

  
  從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
  
【重要解釋】
1. 行人之官:古之外交官。
2. 孔子曰一句:出自《論語‧子路篇》。意為若外交人員不達於外交之事,臨事不能獨斷,誦詩雖多,只能應酬,於無國事無所用。
3.使乎!使乎!:出自《論語‧憲問篇》。為孔子稱讚魯大夫遽伯玉的使者應對之妙。
.權:衡量,動詞。
5.上詐諼:尚欺詐也。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及盪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
  
【重要解釋】
1. 雜家:先秦諸子中的一個學術思想派別,其學說雜彙各家
2.議官:古議政之官。
3.國體之有此:治國之體亦當有此雜家之說。
4.王治之無不貫:王者之治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貫,指貫通諸子百家思想。
5.盪者:行為不檢,不受約束的人。
6.漫羨:漫衍分散,散佈很廣的樣子。
7.無所歸心:使學者的思想沒有歸結。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誖上下之序。
  
【重要解釋】
1. 農家:先秦時期的一個學術流派。主張勸農耕以足衣食。
2.農稷之官:古掌稼穡之官。
3.勸耕桑:鼓勵農民耕種、養蠶。
4.八政:《尚書˙洪範》說:「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指糧食、財政、祭祀、水土工程、教育、盜賊捕審、招待諸侯、軍事等八種政事,分別設立官員掌管其職。
5.孔子曰一句:《論語·堯曰篇》說:「所重民食、喪、祭。」
6.鄙者:粗俗、低賤之人,指見識不廣的人。
7.無所事聖王一句:《孟子‧滕文公篇》載戰國楚人許行,主張賢君應與民並耕而食,廢除統治與被統治之階級,不可厲民以自養。事,動詞,侍奉也。
8.誖:動詞,逆亂、違反也。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裡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採,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重要解釋】
1.稗官:野史小說之官。
2.道聽塗說:語出論語˙陽貨篇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
3.孔子曰一句:見於《論語.子張篇》,但實為子夏所言。焉,語氣詞,置句末,表示肯定。相當於「也」、「矣」。泥,動詞,滯留;弗,副詞,不也。
4.閭裡:泛指鄉里。
5.綴:動詞,連結,此指記錄也。
6.如或:如果有…。
7.芻蕘狂夫:芻蕘謂樵夫;狂夫謂狂放無守之人。語見《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瘉於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捨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重要解釋】
1. 九家:除小說家以外的九家學說。小說家無所可重視,所以不入流派之中,故為九流十家。
2.諸子;泛稱古代的學術思想家;亦為總稱古代學術家所著的書籍。
3.力政:以武力相征伐。「政」同「征」。
4.世主:當世的君主。
5.殊方:不同的方法或方向。
蠭出:像蜂群飛出。比喻多而雜亂。「蠭」同「蜂」。
6.辟:同「譬」,動詞,用比喻的方法來說明。
7.易曰一句:《易經.繫辭傳》:「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同歸,歸趨相同。百慮,思慮繁多。一致,目標統一。
8.異家:儒家以外之諸家。
9.窮知究慮:窮、盡。說文解字:「究,窮也。」慮及知同意,皆是心思、意念之意。
10.要歸:學說主旨的趨向。要,名詞。人體軀幹的中段部分。通「腰」。說文解字:「要,身中也。」比喻為重要的部份;歸,依附、趨向。如:「眾望所歸」。
11.支與流裔:流派分支。「支」同「枝」;裔,後代子孫。如:「後裔」。
12.遭:動詞,遇、逢。如:「遭殃」。
13.折中:調和太過與不及,使之得當合理。史記孔子世家:「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亦作「折衷」。
14.股肱之材:猶言輔弼之臣。股,大腿。肱,手臂的肘至腕部份。《左傳.昭公九年》:「君之卿佐,是謂股肱。」
15.野:民間。
16.更索:更,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的重複,相當於「再」、「復」、「又」;索,動詞,探求、搜尋。如:「搜索」。《易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
17.方今:當今。
18.瘉:同愈,勝也。
19.舍:同「捨」,動詞,放下放棄。
20. 萬方之略:全部的方略。萬方,指天下;略,名詞,概要、重點。孟子˙滕文公上:「此其大略也。」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韋中立是唐憲宗元和十四年(西元819)進士,當他未中進士前,曾寫信請求柳宗元為師,柳宗元回覆韋氏這封信函,時間約在元和八年。雖為書信,內容卻一本正經地闡發文章創作理論,中國的文論,很多都是透過書信的方式呈現,此封信函可算是典型的代表。
在內容上可分兩部分,前半部以「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為主軸,引出韓愈抗顏為師的前車之鑑、孫昌胤行冠禮取笑眾人之事,並善用寓言類比,舉「蜀犬吠日」、「越狗吠雪」,進一步深入諷刺時下俗眾,表明自己憂讒畏譏的心態。文中作者再三強調「亦不敢為人師」、「誰敢衒怪於群目」、「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敢也決矣。」這些悲觀激憤之語,是在政治生涯中得到的體認,體認出人心可畏,流言可怖,他懼怕「群怪聚罵」、「召鬧取怒」,而陷自己於更困苦的境地,故言「不敢」。
  前半部與後半部轉折關鍵在於「取其實而去其名」,他希望韋中立不必講求為師之虛名,而當重視實質,於是總結自己的文學主張和寫作經驗,提出「文以明道」的總命題,認為文章應「以輔時及物為道」,接著以「羽翼夫道」、「取道之原」、「推旁交通」為支脈,構成完整的文學體系。「四懼六欲」是柳宗元所重視的寫作態度和技巧,提出四種寫作應避免的態度,來防止文章可能會發生的四大弊端;六種寫作技巧:「抑之」、「揚之」說明文章的命意;「疏之」、「廉之」說明文章的局勢;「激而發之」、「固而存之」說明文章的煉格,指出了作文應全面發展,追求圓融之美。「五本」是宗經為本,從不同角度去學習五經各自突顯的特色;「六參」則是廣泛吸取其他各家的經驗,融會貫通不同優點,特別是他提倡學習《老》、《莊》、《國語》和屈原、司馬遷的文章,是以前古文家少見的。
全篇在技巧上採用了正言反說,寓理於事的手法,既論述時人不重師道的弊端,並穿插趣聞軼事,展現辛辣幽默的一面;尤其行文凝煉流暢,曲折多變,在闡述文學主張之處洋洋灑灑,有一瀉千里之勢;而回應韋中立時,態度謙和,筆調婉轉,則表現平易待人,鼓勵後學的長者之風。
此信內容豐富,論理深刻,斐然文采使其避免議論文的刻板;實際經驗的分享亦減少議論空泛的感覺,有別於柳宗元其他山水遊記之作,同時也實踐自己文中所提出的寫作理論,是了解「柳文」的重要篇章。
    柳宗元的古文理論集中於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在這篇著名的書信中,他主張「文以明道」,反對「炳炳琅琅、務彩色、誇聲音」的駢文‧這就是說,他認為文章定要闡明「道」的,那種專於形式的光彩、詞藻的華美、聲律的和諧的風尚是應當反對的,這與韓愈的「文以載道」說是一致的。他強調端正寫作態度,認為不能用輕浮和怠惰之心對待寫作、不能用昏沉之氣和驕傲的態度對待寫作。他重視寫作技巧,主張文章要寫得含蓄深刻,文氣要順暢通達,文筆要簡潔。他肯定先秦、兩漢的古文,尤其肯定司馬遷的古文。這些都豐富了唐代古文運動的理論,對韓愈領導的古文運動是莫大的支持。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云欲相師(以為我師),僕道不篤,業甚淺近, 環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 僕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 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 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 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弔,而增與為言辭。以是得狂名, 居長安,炊不暇熱,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僕往聞庸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 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 然後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之雪, 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 而誰敢炫怪於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僕自謫過以來,益少志慮。居南中九年,增腳氣病,漸不喜鬧,豈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 騷吾心?則固僵僕煩憒,愈不可過矣。平居望外,遭齒舌不少,獨欠為人師耳。 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數百年來,人不復行。 近有孫昌胤者,獨發憤行之。既成禮,明日造朝至外庭,薦笏言於卿士,曰: 「某子冠華」。應之者咸憮然。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笏卻立,曰:「何預我邪?」 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何哉?獨為所不為也。今之命師者大類此。
吾子行厚而辭深,凡所作,恉恢恢然有古人形貌,雖僕敢為師,亦何所增加也? 假而以僕年先吾子,聞道著書之日不後,誠欲往來言所聞,則僕固願悉陳中所得者。 吾子苟自擇之,取某事去某事,則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僕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 其為不敢也決矣。吾子前所欲見古文,既悉以陳之,非以耀明於子,聊欲以觀子氣色, 誠好惡如何也。今書來,言者皆大過。吾子誠非?譽誣諛之徒,直見某故然耳。
始吾幼且少,為文章,以辭為工。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 務采色、誇聲音而以為能也。凡吾所陳,皆自謂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遠乎? 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遠矣。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 懼其剽而不留也;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弛而不嚴也;未嘗敢以昏氣出之, 懼其偃蹇而驕也。抑之欲其奧,揚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節, 激而發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本之書以求其質, 本之《詩》以求其恒,本之《禮》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本之《易》 以求其動,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參之穀梁氏以厲其氣,參之以暢其支, 參之以肆其端,參之《國語》以博其趣,參之《離騷》以致甚幽, 參之太史公以著甚潔。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為之文也。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無取乎?吾子幸觀焉、擇焉,有餘以告焉。 苟亟來以廣是道,子不有得焉,則我得矣,又何以師云爾哉? 取其實而去其名,無吠怪,而為外廷所笑,則幸矣!宗元白。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翻譯

二十一日,承蒙您的來信,告訴我說要我當您的老師。我的道行不夠深厚,學業也很淺薄,估量自己的造詣,實在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雖然喜好發表言論,寫作文章,但自己也不敢相信可以為人師。不料您從京師來到永州這個荒僻的地方,很榮幸的被您所看重。我自己估計沒有沒有什麼可取之處,假使有,也不敢當別人的老師。當一般人的老師我都不敢,何況是當您的老師呢?
孟子離婁篇說:「人的毛病,在喜歡當別人的老師。」從魏晉以來,人們越來越不重視老師。現代則沒聽過有做老師的,有的話,人們往往譏笑他,以為是瘋子。只有韓愈不顧一切世俗的觀點,冒著別人的譏笑侮辱,招收後進學者,發表「師說」,板起臉孔,做起老師。社會上果然有許多人感到奇怪,成群的漫罵他。這些人又指指點點,互相拉拉扯扯加油添醋地添出些話柄,韓愈因此落了個狂人的名聲。在京師居住的時候,他忙得連飯都還沒有熟,就又急急忙忙的趕到洛陽,去擔任河南令的工作,這種情形,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
屈原懷沙賦中說:「城裡的狗成群著叫著,叫著牠所認為奇怪的事。」我曾經聽說在四川南部,常常下雨,很少出太陽,太陽一出來,狗就亂叫。我以為這話說得有些過火。六七年前,我來到南方。第二年冬天,幸逢大雪下過了五嶺,覆蓋了南越的幾個州,這幾個州的狗,都急急忙忙的亂叫亂咬,到處亂跑了好多天,直到雪消了才停。然後我才相信以前我聽說的是真的。如今韓愈把自己當作蜀地的太陽,您又要我當南越的雪,這不是禍害嗎?不不但是我自己受害,您也會遭受其害。但是雪和太陽有什麼錯呢?亂叫的只是狗啊!估計當今不亂叫的有幾人呢?誰敢在這班人面前招搖炫耀,以至招來笑鬧,自找氣受呢?
我自從貶謫以來,很少有什麼志向和打算。在南方居住九年,又染上了腳氣病,漸漸地不喜歡爭論了。怎允許那些長舌者,吵吵鬧鬧的聲音不絕於耳,早晚不停,擾亂我的心靈?再加上原來的煩惱心亂,那簡直不可安生下去!我一生遭受意外的口舌已經不少,只差做老師這一項了。
我又聽說過,古時候的人重視冠禮,藉冠禮來要人注意成人之道,是聖人尤其用心的禮節。近百年來,大家都不再實行。最近有個叫孫昌胤的先生,堅持舉行了這個禮節。行過禮,第二天上朝,到了外廷,拿著笏版,向同事們說:「我的兒子行過冠禮了。」大家都茫茫然沒什麼反應。京兆尹鄭叔則很不高興的搖著笏版,退後說:「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廷中的人都大笑。天下人不說鄭京兆不對,卻笑鄭先生,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要做別人不做的事啊!現在自命要做老師的人,他們的境遇大約就是這樣。
您的德行醇厚,言辭深沉,所作的文章都有古人寬闊宏大的樣子,就算我敢當您的老師,又能為您增加什麼呢?若因為我的年紀比您大,學道讀書的日子比您早,而真心想要和我交往,談論我所知道的,那麼我願意把我的心得全都告訴您。您可以自己選擇,取某件,去某件,這就可以了。如果要我認定是非來教給您,我的能力不夠,又害怕前面所說的情事。我是一定不敢做的。
您先前說想看我的文章,已全部送上,並不是想向您誇耀,只是想從您的態度反應上,來得之我文章的好壞而已。您信中對我的誇獎都太過份了,我知道您不是胡亂稱讚拍馬的人,只不過是對我的愛護罷了。
我年少時寫文章,講究辭藻。年紀大了,才知道文章用以闡明聖道,不是隨便作成光輝明亮,講究辭藻、聲律的文章,就算是好的。凡是我所說的,都自以為接近聖道,但不知離聖道是真的近呢?還是遠呢?您愛好聖道,讚許我的文章,那我也許離聖道不遠吧!
所以我寫作文章,不敢以輕忽之心去寫,擔心文章輕浮而不留餘味;不敢以怠惰之心去寫,擔心文章鬆弛而不嚴謹;不敢以昏沉之心去寫,擔心文章暗昧而雜亂;不敢以驕傲之心去寫,擔心文章驕傲而不恭。寫文章要含蓄而不淺露,文字意義要明白清楚,寫文章既要文氣流暢又要言詞簡潔,文章要又要清雅不俗,又要莊重不浮,這是我用以扶持聖道的方法。依照書經的敘述清楚;依照詩經以求永恆情理;依照禮經以求合理適宜;依照春秋以求褒貶明確;依照易經以求變化,這是我採取聖道的根源。參考穀梁傳以砥礪文氣;參考孟子、荀子以流暢脈路;參考老子、莊子以開拓端緒;參考國語以擴大情趣;參考離騷以表達幽隱;參考史記以表現簡潔,這是我廣泛學習,融會貫通,用以寫作文章的方法。
像這些意見,到底對呢?還是不對?有可取的地方?還是沒有?希望您看過後,選擇它,有空時來告訴我。如果您急著要來我這裡推廣聖道,您沒有收獲,就是我有收獲。又何必分什麼師生的名分呢?取它的實質而不必在乎那些空名,不要惹那越蜀群狗驚怪亂叫,被群臣嘲笑,那就太好了。宗元敬覆。
韓、柳的相同之處
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文者以明道。」關於道和文的關係,柳宗元與韓愈的觀點是一致的,都認為道是目的,文是手段;道是內容,文是形式,因而他們都注重作家的人格修養。
韓、柳的差別
關於道的內涵,韓愈和柳宗元的看法卻有所不同。首先,韓愈強調儒家的道統,旗幟鮮明地崇儒抑佛,絕不妥協;柳宗元信奉佛教長達30多年,因此,他企圖把儒家思想與佛教思想調和起來。其次,韓愈的道偏重於儒家的倫理道德,全力發揮仁義學說;柳宗元的道則強調經世致用,主張「意欲施之事實,以輔時及物為道」(《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即認為「道」應該注重實際,切實可行,對國家與人民有利。總之,柳宗元的道比韓愈更廣泛,也更複雜。
柳宗元的散文多能言明事理,引出道的內容,尤其是他的諷刺寓言和人物傳記,更是富於哲理。
唐代古文運動的始末
古文運動是一方面要求從形式上反對駢文的限制,另方面則要求思想內容上反對駢文的空疏浮豔,因此古文除了是指古代散文之外,也指古代儒家聖賢的「道統」。就整個古文運動來說,其準備時期頗早,遠在南北朝的北魏,宇文泰、蘇綽已不滿當時的浮豔文風。蘇綽仿《尚書》作《大誥》,提倡古文;隋李諤、王通反對六朝的華豔文風,初具以載道的觀念,可是影響不大。到了中唐時期,佛道兩派勢力極盛,一部分文士幻想唐帝國由穩定社會秩序到國家統一。韓愈為了適應這個要求,便提倡「尊崇儒學,攘斥佛老」,恢復散文、反對駢文的古文運動。由於韓愈學養深湛,筆刀磅礡,得到了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元禎、李翱、張籍、皇甫湜等人響應,以及廣大社會力量的擁護,古文運動終獲成功。
古文運動的內容,大約有三個重點:
一、文以載道 即寫文章目的,在宣傳儒家學說,以它作為宣揚教化的工具。
二、創造新體古文 這是古文運動的主要任務。即在形式方面,打倒六朝以來的駢體,在舊體古文的基礎上,創造一種表現力強的新文體。
三、務去陳言 即重視文學語言的創新。如韓愈說:「師其(聖賢)意不師其辭」(《答劉正夫書》),「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柳宗元也主張「不茍為炳炳烺烺、務采色、誇聲音」(《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均是提倡修詞的淺易,反對模擬,主張創新。
唐代古文運動,到了韓柳才能成功,是因為他們一方面能提出文學理論,便能指導運動;另一方面又能有創意成績,就會得到世人擁護。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節錄)╱柳宗元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注:出自《孟子‧離婁》。患,毛病。)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注:事,侍奉,引申為重視之意。)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注:後學,後進學者。),作「師說」,因抗顏(注:抗顏,嚴正其容色,板起面孔的意思。)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注:指,用手指指點點。目,瞪著眼。牽引,牽牽扯扯。指目牽引,手指目視,互相拉扯示意,謂眾人少見多怪。),而增與為言詞(注:增與,增添。言詞,話柄。)。愈以是得狂名。……
始吾幼且少,為文章,以辭為工。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茍為炳炳烺烺(注:炳炳,色彩鮮明。烺烺,同朗朗,光輝昭著。),務采色(注:采色,指華美的辭藻。),夸聲音,而以為能者。凡吾所陳,皆自謂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遠乎?吾子(注:指韋中立。)好道而可(注:可,許可,讚許。)吾文,或者其於道不遠矣。
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懼其剽而不留(注:剽,急也、輕也,作快速解,引申滑浮,輕浮而不沉著。不留,不留餘味。)也;未嘗敢以怠心易(注:易,治,從事的意思。)之,懼其弛而不嚴也;未嘗敢以昏氣(注:昏氣,昏昏沉沉的心情。)出之,懼其昧沒而雜(注:昧沒,不明。雜,冗雜,雜亂。)也;未嘗敢以矜氣作之,懼其偃蹇(注:偃蹇,驕傲不恭的樣子。)而驕也。抑之欲其奧(注:抑,抑制,不盡情的發揮。奧,深奧,指含蓄。意謂文章要含蓄不露。),揚之欲其明(注:揚,發揚,引申為發揮。明,明快。意謂文章要意義明朗。),疏之欲其通(注:意謂文章要文氣疏暢。),廉之欲其節(注:廉,廉潔,引申為精簡。潔,有節制,引申簡潔。意謂文章要言詞簡潔。);激而發之欲其清(注:激,本指水的騰湧,這裡是蕩去污穢的意思。意謂文章要清雅不俗。),固而存之欲其重(注:意謂文章要莊重不浮。):此吾所以羽翼(注:羽翼,輔佐衛護之意。)夫道也。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師說-韓愈

師說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古代的學者一定會有老師。老師這類人,是來傳授道理,講授(教導)學業,解答困惑的啊!沒有人一生下來就能夠知道一切道理的,誰能夠沒有困惑呢?有了困惑而不去請教老師,那麼他的困惑將會永遠也解不開了。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有些人他生在我之前(年紀比我大),領會的道理,當然比我早了,我就去請教他、向他學習;有些人他生在我之後(年紀比我小),如果他領會道理,也比我來得早的話,我就去請教他、向他學習。我所要學習的是「道」啊,又何必知道對方是生在我之前或生在我之後呢?所以不論對方地位是貴、還是賤,無論對方年齡是長、還是少,只要是「道」存在那裡,我學習的對象也就存在那裡了。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唉!從師問道的風氣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一般人沒有困惑也就很困難了!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多很多啊,尚且會跟從老師而去請教問題;現在的多數人,他們比不上聖人也是很多很多啊,卻以向老師學習為可恥,所以聖人就更加地聰明睿智,而愚笨的人就更加愚笨。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笨的人之所以成為愚笨的人,裡頭的原因大概都出自這兒吧!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音:豆)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音: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人們疼愛他的子女,會選擇老師來教教他,可是對於自己卻恥於向老師學習,真是奇怪啊!那小孩的老師,只是教小孩讀讀書、學學句讀罷了,並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困惑啊!(當人們)句讀有不知道的時候,會去請教老師;可是當有困惑解不開的時候,卻不會去請教老師。小地方會去好好學習,大地方卻遺漏而不願學,我真的看不出他聰明在那裡啊!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巫師、醫生、樂師,各種工匠的人,都不認為向老師學習是可恥的事情,可是如今的士大夫們,只要稱呼「老師」、稱呼「學生」等等,那麼大家就會群聚在一塊兒去嘲笑他。問說為什麼要嘲笑呢?他們就說:「他和他的年紀相差不遠,領會的道理也該差不多吧!」(於是)向地位低的人學習,就會覺得十分可恥,向地位高的人學習,就會覺得近於諂媚。唉!從師問道的風氣難以再恢復了,從這兒就可以知道得很清楚了。巫師、醫生、樂師、各種工匠,是君子所瞧不起的人,如今君子的知識卻反而比不上他們,這真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啊!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音:談)子、萇弘、師襄、老聃(音:丹)。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等人請教和學習。其實像郯子這些人,他們的才智比不上孔子。可是孔子說過:「三人同行的時候,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啊!」所以學生並不一定會比不上老師,而老師也並不一定就會比學生高明,(每個人)領會道理的時間有先有後,(每個人)的技術學業各有專門的研究,就是這個樣子罷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音:宜)之。  

@李蟠先生這個人,年紀才十七歲而已,喜歡古文,六藝經傳這些學問,他都能夠通曉熟習。(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並不受到流俗的限制、拘束,要求來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夠遵行著古人從師問學之道,所以就寫了這篇<師說>的文章來贈送給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讀:文章休止和停頓處。文中語意完足的稱為「句」,語意未完而可稍停頓的稱為「讀」。
小學:指上文使童子從師學習句讀而言。
大遺:指上文於自身之惑不知解,於道無所聞。
巫:為他人祈禱之人。
士大人:讀書作官的人。
諛:阿諛、諂媚。
不齒:羞與為伍。
攻:治學問。
六藝:指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經傳:聖人的著作為「經」;賢人解釋經文的著作為「傳」。
貽:贈送。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荀子-勸學part2


荀子 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它把烤彎煨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乾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幹、越、夷、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後風俗習慣卻不相同,這是教育使之如此。《詩》上說:“你這個君子啊,不要老是想著安逸。認真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巨大的幸福。”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了。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臂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並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繫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南方有一種叫“蒙鳩”的鳥,用羽毛編織作窩,系在嫩蘆葦上,風一吹就墜落了,鳥蛋全部摔爛。不是窩沒編好,而是不該系在蘆葦上面。西方有種叫“射幹”的草,只有四寸高,卻能俯瞰百里之遙,不是草能長高,而是因為它長在了高山之巔。蓬草長在麻地裏,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裏,就再不能變白了,蘭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裏,君子下人都會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選擇好的環境,交友要選擇有道德的人,才能夠防微杜漸保其中庸正直。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事情的發生都是有起因的,榮辱的降臨也與德行相應。肉腐了生蛆,木朽了生蟲,忘記做人準則就會招禍。太堅硬物體易斷裂,太柔弱了又會自身束縛,與人不善會惹來怨恨,乾柴易燃,低窪易濕,草木叢生,野獸成群,萬物皆以類聚。所以靶子設置好了就會射來弓箭,樹長成了森林就會引來斧頭砍伐,樹林繁茂蔭涼眾鳥就會來投宿,醋變酸了就會惹來蚊蟲,所以言語可能招禍,行為可能受辱,君子為人處世不能不保持謹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屍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于一也。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兒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那麼就會達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於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鍵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於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八隻腳,兩隻大爪子,(但是)如果沒有蛇、蟮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因此沒有刻苦鑽研的心志,學習上就不會有顯著成績;沒有埋頭苦幹的實踐,事業上就不會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達不到目的地,同時事奉兩個君主的人,兩方都不會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而聽清楚。螣蛇沒有腳但能騰空飛起,鼫鼠有五種本領卻還是沒有辦法生存。《詩》上說:“布穀鳥築巢在桑樹上,它餵養七隻幼鳥也能有條不紊。善良的君子們,行為要專一不偏邪。行為專一不偏邪,意志才會如磐石堅。”所以正人君子的意志必須始終堅定專一。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古有瓠巴彈瑟,水中魚兒也浮出水面傾聽,伯牙彈琴,拉車的馬會停食仰頭而聽。所以聲音不會因為微弱而不被聽見,行為不會因為隱秘而不被發現。寶玉埋在深山,草木就會很滋潤,珍珠掉進深淵,崖岸就不會乾枯。行善也可以積累,哪有積善成德而不被廣為傳誦的呢!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兮,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學習究竟應從何入手又從何結束呢?答:按其途徑而言,應該從《尚書》入手到《禮經》結束;就其意義而言,則從做書生入手到成為聖人結束。長期積累才能深入探究出其中的奧秘,學到死方能後已。所以學習的教程雖有盡頭,但進取之願望卻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畢生好學才成其為人,反之又與禽獸何異?《尚書》是政事的記錄;《詩經》是心聲之歸結;《禮經》是法制的前提、各種條例的總綱,所以要學到《禮經》才算畢業,才算達到了道德之頂峰。《禮經》敬重禮儀,《詩經》《尚書》博大廣闊,《春秋》微言大義,它們已經將天地間的大學問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君子學習,要聽在耳裏,記在心裏。傾注全部的心血,表現在一言一行,哪怕是極細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於人。小人學習是從耳聽從嘴出,相距不過四寸而已,怎麼能夠完美於他的七尺之驅呢?古人學習是自身的需求,現在的人學習則只是為了炫耀於人。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自我,小人學習是為了賣弄和嘩眾取寵。所以,沒人求教你而去教導別人叫做浮躁;問一答二的叫囉嗦;浮躁囉嗦都是不對的,君子答問應象空穀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禮經》《樂經》有法度但嫌疏略;《詩經》《尚書》古樸但遠離現實;《春秋》簡略但不夠周詳;仿效良師學習君子學問,既崇高又全面,還可以通達世理。所以說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崇敬良師是最便捷的學習途徑,其次那就是崇尚禮儀了。若上不崇師,下不尚禮,僅讀些雜書,解釋一下《詩經》《尚書》之類,那麼充其量不過是一介淺陋的書生而已。要窮究聖人的智慧,尋求仁義的根本,只有學習禮儀才能做到。就像提起皮袍的領子,用五指梳理皮毛一樣順理成章。如果不究禮法,僅憑《詩經》《尚書》去辦事情,就如同用手指測量河水,用戈矛舂黍米,用錐子紮銅壺一樣是費力不討好的。所以,崇尚禮儀,即使不太透徹,也算是禮儀之士;不尚禮儀,即使聰穎善辯,也不過是一介散漫不羈的書生而已。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


◎如果有人前來向你請教不合禮法之事,不要答理;前來傳播不合禮法之事,別去追問;在你面前評論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參與;態度野蠻的,別與他爭執。所以,一定要是合乎道的標準,才給予禮遇;不按道的標準,就回避他;因此,對於恭敬有禮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宗旨;對於言辭和順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內容;有明顯感應的人,才可與之論及道的精深極致。所以,跟不可與之交談的交談,那叫做浮躁;跟可與交談的不談那叫怠慢;不看對方回應只顧滔滔不絕長談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謹慎地對待每位前來求教的人。《詩經》說:“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感激的。”說的就是這回事。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禦;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塗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蹠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從千里之外駕馭車馬只差半步卻停下了,這也不能算是善駕;對各類事物不能融會貫通、對仁義不能堅守如一、當然不能算是善學。學習本是件很需要專心至致的事情,學一陣又停一陣那是小人才犯的低級錯誤。塗巷之人中間好的少,壞的多,像桀、紂、拓就是屬於這一類型的人,能夠全面徹底地把握所學的知識,才算得上是個學者。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我們已經知道了學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要常用朗讀和訓釋去融會貫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用尋師訪友來把握,從而達到排除所有干擾去潛心修煉。使眼不再看不該看的、耳不再聽不該聽的,嘴不再說不該說的,心不再想不該想的,以達到完全醉心於學習的理想境地。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聲,嘴好五味那樣,一門心思就只想著如何造福天下。如果做到了這般地步,那麼,在權利私欲面前你就不會有邪念,人多勢眾你也不會屈服的,天下萬物都不能動搖你的信念。活著是如此,到死也不變。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堅定不移,有堅定不移然後才有隨機應變。能做到堅定不移和隨機應變,那就是完美的人生了。到那時上天會為你顯現它的光明,大地會為你顯現它的廣闊,君子最應該珍惜的就是自身德行的完美了。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荀子 勸學



http://hsmaterial.moe.edu.tw/file/chinese/LS04/L04.html



本文有系統地闡述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主張性惡,認為人知識與才能都是靠後天學習而來,因此人必須專致 於學習,善於學習,且不可以停止學習。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及才華。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合於)(墨線,衡量曲直的標準), 輮(揉;使之彎曲或挺直)以為輪, 其曲中規(圓規), 雖有槁(烤)(曬), 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磨石磨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三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 不知學問之大也。(邗)之子, 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教化)使之然也。 《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不要經常貪圖安逸)。 靖(安守)(供)爾位(你的職位), 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最高的精神境界)莫大於化道(受道的教化), 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ㄑ|ˋ;踮腳、提起腳跟)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激揚)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利用)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繫之 葦苕(ㄨㄟˇ ㄊ|ㄠˊ;將鳥巢築在蘆葦上), 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 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ㄋ|ㄝˋ;可用作黑色染料的礦物), 與之俱黑。蘭槐(香草名,即白芷)之根是為芷, 其漸(浸潤)之 滫(ㄒ|ㄡˇ;泛指骯髒、惡臭的水),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 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應)其德。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 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 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 醯(ㄒ|;醋)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最高智慧)自得, 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ㄎㄨㄟˇ ㄅㄨˋ;半步),無以致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ㄑ|ˊ ㄐ|ˋ;良馬)一躍, 不能十步;駑馬十駕(跑十天),功在不舍(不放棄)。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ㄌㄡˋ;疏通)。 螾(|ㄣˇ;蚯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八隻腳)而 二螯(ㄠˊ), 非蛇蟺(ㄕㄢˋ;黃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幽暗;此處指專注埋頭苦幹)之志者,無昭昭之明; 無惛惛(煩悶;此處指專心一志)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行衢道(十字路口,指歧路)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ㄊㄥˊ ㄕㄜˊ;古代一種飛蛇)無足而飛, 梧鼠五技(有五種技能)而窮。 詩曰:「尸鳩(布穀鳥)在桑,其子七兮(哺育七隻幼鳥)。 淑人君子,其儀(行為)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凝結)(比喻意志堅定不移)。」 故君子結於一也(心志歸結於專一)
昔者瓠巴(ㄏㄨˋ ㄅㄚ;楚國人,擅長鼓瑟。每鼓瑟時, 樂曲動聽悅耳,鳥必飛舞,魚群必躍出水面而聽之。)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 而六馬仰秣(ㄌ|ㄡˋ ㄇㄚˇ |ㄤˇ ㄇㄛˋ;形容樂聲優美動聽, 連馬都輟食仰首傾聽)。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 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兮, 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 《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 蝡(ㄖㄨㄢˇ;微動)而動, 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急躁), 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嘮叨)。傲,非也;囋,非也; 君子如嚮(回響)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簡便的了)。 《禮》、《樂》法而不(ㄆ|;丕, 大的意思)(有法度而疏略), 《詩》、《書》故而不切(古老而不近現實), 《春秋》約而不速(簡略而不嚴謹)。 方(彷)其人(指良師)之習 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親近良師)。 學之經(途徑)莫速乎好其人,隆禮(崇尚禮義)次之。 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誌)(僅學到一些雜書), 順(解釋)《詩》、《書》而已耳。 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提)裘 領,詘五指而頓之(屈著五根手指來整理皮袍的皮毛), 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實行,遵守)禮憲, 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用戈來舂米),以錐餐壺(投壺遊戲時不用矢而用錐, 比喻難以成功)也,不可以得之矣。
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ㄎㄨˇ;比喻不正當)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 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 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 可與言道之致(無窮)。 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浮躁); 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隱密); 不觀氣色而言,謂瞽(盲目)。 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非)(急)匪舒(怠慢), 天子所予。(不急躁,不怠慢,是天子所讚許的)」此之謂也。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ㄎㄨㄟˇ;半步)步不至, 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 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一般老百姓); 其善者少,不善者多,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誦說)以貫之, 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 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 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荀卿(約西元前313至235年),名況,字卿,趙國郇邑人,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人稱荀子。漢朝人避宣帝諱,又稱其為孫卿。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以後大儒,並把法家思想注入儒學。 《荀子》一書,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影響深遠。荀子曾經遊歷燕齊楚秦,曾在齊下講學著書, 後離楚赴楚,任蘭陵令。後卒於蘭陵。著名的法家人物韓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
《荀子》一書,經西漢末年劉向校定,該書共三十二篇,除《大略》、《宥坐》、《子道》、 《法行》、《哀公》、《堯問》為弟子所述,其它各篇都是荀子自著。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醉翁亭記-歐陽修



醉翁亭記
本文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發,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語譯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許多山峰,樹林、山谷尤其優美,遠望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地方,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水聲潺潺,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出來的,是釀泉。山勢迴環,山路轉彎,有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這裡來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最大,所以自己取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它在心裡,並寄托它在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中的霧氣消散,暮雲回聚攏來,山巖洞穴就昏暗了,陰暗明朗(交替)變化,(就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野花開放,散發清幽的香氣,美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蔭,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位低落,石頭顯露,這是山裡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樂趣也沒有窮盡。
至於背著東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來來往往不間斷的,這是滁州人出遊。到溪水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淨,山中野味,田野蔬菜,雜亂地在前面擺著,這是太守的舉行酒宴。酒宴上暢飲的樂趣,不在於管弦音樂,投壺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人們有時站立,有時坐著,大聲喧嚷,賓客們(盡情)歡樂。臉色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在賓客們中間,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山,人影縱橫散亂,太守返回,賓客跟隨。這時樹林裡濃蔭遮蔽,鳥兒到處鳴叫,遊人離開後禽鳥在快樂了。然而禽鳥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人的樂趣,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樂趣。喝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享受快樂,酒醒了能夠用文章記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
*****************************************************************************


學習重點: 1. 文中在介紹醉翁亭的所在地時所運用的手法
                      2.  醉翁亭附近的景色如何
                      3.  文中所提及的三個層次的「樂」
                      4.  據文中所記,歐陽修是個怎樣的地方官
                      5.  歐陽修是否真的很快樂(留意本文的寫作背景)
主旨
 描寫醉翁亭四周優美的景色,以及滁人賓客遊玩的樂趣;藉此抒發作者因百姓生活安定、
官民相處融洽而感到欣慰的心情,更道出他追求「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結構分析
一、介紹醉翁亭及「醉翁」一名的由來 —— 第一段
二、醉翁亭附近早晚及四季景色 —— 第二段
三、在醉翁亭附近所見人們遊覽的盛況 —— 第三段
四、飲宴過後的情景及太守之樂 —— 第四段
內容分析
一、介紹醉翁亭及「醉翁」一名的由來:
(一)介紹醉翁亭這個地方
1. 所在地:滁州  →  西南之山峰    →    瑯琊山    →    釀泉    →    醉翁亭
2. 沿途風景:沿著山路行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同時看到一道水流,
從兩座山峰流瀉下來,這便是釀泉;再順著蜿蜒的山路拐過去,便看到醉翁亭。
3. 外型:翼然 —— 像鳥張開翅膀般高踞在泉水上面
4. 建亭者:山之僧人智仙
5. 命名者:太守 —— 作者歐陽修
(二)「醉翁」一名的來源
            1.  自號為「醉翁」的表面原因:
                      醉  ——  因歐陽修飲很少酒便會醉倒
                      翁  ——  在友儕中,歐陽修的年紀最大
            2.  自號為「醉翁」的內裏含意:
(1)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從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一句來看,歐陽修根本不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他帶同賓客來飲宴,
並不在乎喝酒,而是為了前來欣賞風景。故此酒只是助慶之物,他所陶
醉的是山水景色,而非酒。
(2) 借酒來排遣內心的愁苦
歐陽修是在被謫居滁州期間寫作此文,故文中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
亦暗示了作者有借酒消愁之意,藉著遊山玩水和喝酒,來排遣內心的愁苦。
                  (3)「醉翁」一詞有自嘲的意味
歐陽修寫作此文時才四十歲,正當莊年,不應稱為「翁」,故自號「醉
翁」,是有自怨自艾的意味。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大學經一章


大學簡介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朱熹又認為收在禮記中的《大學》本子有錯亂,便把它重新編排了一番,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一章,是孔子的原話,由孔子的學生曾子記錄;""十章,是曾子對""的理解和闡述,由曾子的學生記錄。
這樣一編排,便有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大學》版本。
目錄
三綱八目的追求
【原文】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止於至善。知止(4)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6);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為本(11)。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經)
【注釋】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學"的意思;二是相對于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人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禦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人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所以,後一種含義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的本義是道路,引申為規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裡,也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裡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個""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後一個""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親民:根據後面的""文,""應為"",即革新、棄舊圖新。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4)知止:知道目標所在。(5)得:收穫。(6)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興旺發達。(7)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9)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對於本而言,指枝末、枝節。(13)厚者薄:該重視的不重視。薄者厚:不該重視的卻加以重視。(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讀解】
這裡所展示的,是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生進修階梯。縱覽四書五經,我們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抓住這三綱八目你就等於抓住了一把打開儒學大門的鑰匙。循著這進修階梯一步一個腳印,你就會登堂入室,領略懦學經典的奧義。就這裡的階梯本身而言,實際上包括"內修""外治"兩大方面:前面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內修";後面三綱"齊家、治國、平天下""外治"。而其中間的"修身"一環,則是連結"年修""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內修"項目連在一起,是"獨善其身";它與後面的"外治"項目連在一起,是"兼善天下"。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份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下》),把生命的歷程鋪設在這一階梯之上。所以,它實質上已不僅僅是一系列學說怯質的進修步驟,而是具有濃厚實踐色彩的人生追求階梯了。它鑄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份子的人格心理,時至今日,仍然在我們身上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識明確,不管你積極還是消極,"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觀念總是或隱或顯地在影響看你的思想,左右著你的行動,使你最終發現,自己的人生歷程也不過是在這儒學的進修階梯上或近或遠地展開。事實上,作為中國知識份子,又有幾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鶴閑雲、隱逸高士呢?說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